新進展!成達萬高鐵首根軌枕正式下線
2024-03-29 11:21:12 來自:四川新聞網 編輯:王云
生產現場
3月28日,記者從成達萬高鐵公司獲悉,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成達萬高鐵)智能化雙塊式軌枕廠首根軌枕正式下線,這是國內高鐵項目生產規(guī)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雙塊式軌枕廠,(其投用)標志著成達萬高鐵正式進入軌道工程準備階段。
雙塊式無砟軌枕是高速鐵路應用最廣泛的軌枕,由底座板、軌道板、軌枕塊構成,是高鐵動車組平穩(wěn)運行的墊腳石,其制作精度決定動車組運行的平穩(wěn)性,軌枕的模具精度要求必須控制在0.25毫米以內,軌枕誤差在1毫米以內。
據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成達萬高鐵項目總體陳雷介紹,成達萬高鐵雙塊式軌枕廠通過應用數字仿真、工業(yè)機器人、視覺識別、大數據技術規(guī)劃設計出集智能化、標準化、信息化為一體的智能軌枕生產線。結合雙塊式軌枕的生產工藝,全面運用智能機器人、數字仿真、大數據、智能傳感、精準定位等高新技術,完成一系列生產工序,代替人工完成相關自動化作業(yè)。通過對比國內現有渝昆鐵路永川軌枕廠、黃黃鐵路鄱陽軌枕廠、貴南鐵路河池軌枕廠等智能化生產體系,成達萬高鐵智能化雙塊式軌枕廠,在智能化程度、信息化管理、生產工藝升級等方面都有全面提升,是國內高鐵項目生產規(guī)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雙塊式軌枕廠。
據中鐵北京局成達萬高速鐵路軌枕廠廠長張明介紹,成達萬高速鐵路公司與中鐵北京工程局聯合打造的智能化雙塊式軌枕廠位于四川省營山縣,負責承擔成達萬高鐵全線128萬根軌枕的生產。通常情況下,一塊軌枕的生產要經過桁架箍筋加工、清模、套管及螺旋筋安裝、檢測、碼垛等14道工序。如采用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一塊軌枕生產需25人協(xié)作完成,單日產量約1000塊上下。如采取智能化雙塊軌枕廠生產,僅需6名工人參與操作,單日能生產1800塊,生產效率提高80%。
記者在現場看到,近6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里,寬敞明亮,干凈整潔,廠內配置有智能布料機、智能箍筋焊接機、箍筋桁架智能安裝、打磨除塵設備、全自動脫模設備、軌枕智能檢測設備、軌枕碼垛機械手等14臺智能裝備,箍筋、桁架筋、混凝土入模等軌枕生產作業(yè)工序均實現軌枕生產全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生產,繪就一幅“有人值守、無人操作”的智能流水生產畫卷。
據了解,在成達萬高速鐵路智能化雙塊式軌枕投入的當天,同步舉行了“黨建引領譜新篇 凝心聚力促發(fā)展”黨建主題活動暨“五保一樹”勞動競賽、“廉潔示范項目”創(chuàng)建啟動儀式,該活動把黨建主題活動、勞動競賽和“廉潔示范項目”創(chuàng)建融入到項目生產經營中心工作中,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積極投身到成達萬高速鐵路建設中,把推動成達萬高速鐵路建設作為檢驗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長效常態(tài)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調動全體參建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確保安全、優(yōu)質、高效、廉潔地完成軌枕生產任務,為成達萬高速鐵路項目全線鋪軌整體目標的完成奠定基礎。
成達萬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西起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站,途經四川省資陽市、遂寧市、南充市、達州市及重慶市開州區(qū)、萬州區(qū),接入既有鄭渝高鐵萬州北站。新建正線全長432.4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目前,成達萬高鐵橋梁工程整體進度已達47.5%,隧道工程完成33.7%。